• 首页
  • 中心概况
    • 简介
    • 组织机构
    • 技术委员会
    • 规章制度
    • 中心领导
  • 综合资讯
    • 新闻资讯
    • 通知公告
    • 行业动态
    • 学术活动
  • 技术研究
    • 研究方向
    • 研究团队
  • 技术服务
    • 产学研服务
    • 代表性成果
  • 仪器平台
    • 大型设备管理系统
    • 实验室门禁管理
    • 实验室安全管理
  • 研究成果
  • 合作交流
    • 交流合作
    • 开放课题
  • 下载中心

中心概况

简介组织机构技术委员会规章制度中心领导

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简介

2022-05-11  阅读数:7050 

中心立足喜马拉雅山东麓纵向岭谷区农业生物多样性优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瞄准国际农业生物多样性研究前沿,围绕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大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重大技术成果的系统集成和转移转化,构筑我国边境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和国家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形成了农业遗传多样性保护利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农业物种多样性保护利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及农业生境多样性保护利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三个研究方向。农业遗传多样性保护利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方向开展主要农作物、畜禽、 农业微生物等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研发基于遗传多样性的农业有害生物的生态防治技术,开发新品种和新产品,为国家食品安全提供科技战略力量;农业物种多样性保护利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方向开展主要农作物、畜禽及微生物等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研究,深入研究物种多样性互作协同效应和机理,研发推广基于物种多样性的有害生物生态控制和畜禽资源挖掘的关键技术,形成创新成果并大规模应用,促进绿色种养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生境多样性保护利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方向开展我国西南农业生境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研究,深入研究生境多样性特性与农作物生长发育特点相耦合机制,研发基于生境多样性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关键技术,实现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推动高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工程中心自成立以来, 始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目标,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聚焦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创新突破,取得了显著成效。利用动植物和农业微生物遗传资源,攻克了水稻稻瘟病、十字花科根肿病等病害的生态防控和种业资源“卡脖子” 等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难题;利用物种多样性构建病虫害控制理论和技术体系,有效解决了西南山区粮食安全问题,促进了特色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利用冬季热区资源等生境多样性构建作物时空搭配,解决病虫害爆发和产业发展难题,为保障粮食安全、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心将技术研发推广与脱贫攻坚战略任务相结合,把生物多样性创新成果在边疆“直过民族”深度贫困地区推广应用,建成了林下有机三七、冬季马铃薯等一系列扶贫特色产业,涌现出“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等一批先进研究人员,培养了一大批乡土技术人才、产业企业及社会各界高度认可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助推边疆民族群众脱贫致富,为我国的减贫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沣源路452号云南农业大学
邮编: 650201

快捷通道

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云南农业大学科技处

友情链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云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