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1 阅读数:401
首次在国际上构建了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的技术体系,攻克了稻瘟病防治高度依赖化学农药的国际难题。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技术体系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品种多样性控制水稻稻瘟病的重要机理
抗性异质
方法:①不同生理小种人工接种 ②抗性基因同源性类似性(RGA)分析
结果:①22类对不同小种的抗性 ②LRR同源性(RGA)距离0.25聚类46组
异质效应
田间试验结果,LRR遗传距离差异>0.25 搭配组合的病指极显著降低,遗传差异与病害流行负相关
构建以传统品种保护为核心,不施用农药化肥的有机种植技术体系,集成建立了“稻鱼鸭”综合种养体系。形成了优质特色大米品种,促进了梯田红米传统产业发展,促进当地哈尼群众减贫。取得“百斤粮、百斤鱼、千枚蛋、万元钱”的效益,实现了“一水三用、一田多收”,实现哈尼梯田的可持续保护和利用。